冷擠壓套筒鋼筋對接規范是確保鋼筋連接質量和結構安全性的重要指導。以下是對冷擠壓套筒鋼筋對接規范的詳細解析:
一、技術特點
鋼筋套筒冷擠壓連接技術具有施工工藝簡單、施工速度快、工程成本低等優點。它適用于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直徑為φ16-φ40的帶肋鋼筋的徑向擠壓連接。這種連接方式的接頭強度、剛度好,韌性均勻,性能可靠,質量穩定,且易于掌握,無需明火作業,不受氣候條件影響,可實現全天候施工。
二、鋼筋要求
擠壓連接的鋼筋必須具有質量證明書,其表面形狀、尺寸和力學性能等應符合《鋼筋混凝土用熱扎帶肋鋼筋》(GB1499-91)和《鋼筋混凝土余熱處理鋼筋》(GB13024-91)標準的要求。
鋼筋使用前必須進行外觀檢查和抽取試樣作力學性能試驗。當鋼筋發生脆斷或力學性能明顯不正常時,尚應進行化學成份分析。
鋼筋在儲運時,不得損壞表面標志,并按批堆放整齊,避免銹蝕和污染。
三、套筒要求
套筒材料應采用適于壓延的無縫鋼管加工制成,其實測力學性能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
套筒尺寸及偏差應符合具體規范中的要求。
套筒儲運時須防銹蝕和污染,驗收時分批驗收,存放時按不同規格分別堆放。套筒應有出廠合格證。
四、擠壓設備要求
擠壓連接設備由擠壓鉗、超高壓油泵、超高壓油管組成。超高壓油泵是擠壓的動力源,額定工作壓力通常為80Mpa;擠壓鉗是鋼筋擠壓的執行部件,有兩種型號,更大工作壓力可達70Mpa或更高(如100Mpa),具體型號應根據鋼筋規格選擇。
壓模、套筒、鋼筋應配套使用,壓模共有多種規格,模具上標注的數字表示被接鋼筋的直徑,使用時應檢查。
五、施工操作工藝
擠壓連接前應清除鋼套筒和鋼筋被擠壓部位的鐵銹和泥土雜質;同時將鋼筋與鋼套筒進行試套,如鋼筋有馬蹄彎折或干鼓脹套不上時,用手動砂輪修磨矯正。
鋼筋應按標記插入套筒內,并確保接頭長度,同時連接鋼筋與鋼套筒的軸心應保持同一軸線,以防止壓空、偏心和彎折。
擠壓時,擠壓機的壓接應垂直于被擠壓鋼筋的橫肋,同時擠壓應從鋼套筒中央逐道向端部壓接。每個接頭最外一道的擠壓,由于金屬變形拘束力減小,此時壓力須比其它壓痕道低3~5Mpa。
擠壓順序應從套筒中部標志向兩端依次擠壓,嚴禁從套筒兩邊開始順次向中間擠壓,以免造成鋼套筒開裂或壓空。
六、質量檢查與驗收
外觀檢查:檢查壓接道次是否符合設計規定,不得少壓、重壓等現象。接頭表面不得有肉眼可見的裂紋,接頭處彎折應小于等于規定值。
單向拉伸性能檢查:對每一批驗收件中隨機抽取的三個試件進行評定,當3個試件的單向拉伸試驗結果均符合要求時,則該批接頭合格。如有不合格試件,應按規定進行復檢。
綜上所述,冷擠壓套筒鋼筋對接規范涉及多個方面,包括技術特點、鋼筋要求、套筒要求、擠壓設備要求、施工操作工藝以及質量檢查與驗收等。在實際施工中,應嚴格遵守這些規范,以確保鋼筋連接的質量和結構的安全性。